首页 新闻文章正文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渔舟的意思是什么

新闻 2025年10月08日 08:20 6 宰父国娟

网上有关“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渔舟的意思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渔舟的意思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在从清溪驿出发到三峡的途中,深深地思念你,却见不到你,就这样到了渝州.(有人说里面这个“君”字指的是李白的朋友,也有人说,按照上面的意思来理“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把一路陪伴自己的峨眉山的月当成了朋友,可到三峡的路上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2)影:月光.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3)夜:今夜.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4)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下:顺流而下.渝州:今重庆一带.作品译文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我乘着小船,从清溪驿

在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最后一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中的"君"指的是谁?

思君:思,想念;君,友人。

句意: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出处:《峨眉山月歌》唐代:李白

诗文: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扩展资料

背景:这首诗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李白年轻时的作品。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称。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园之月。此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开元十三年(725年)以前。

赏析:作者不仅擅用地名,不露痕迹,更值得注意的是其对于绝句诗艺的娴熟,尤其是第三句,承转很见工夫。

作者是从平羌江顺流而来,所以第三句的"夜发清溪"是实接,如果再是实转,由清溪直下渝州,则成了水上码头名称的罗列,便可能诗味索然,而"向三峡"却是在虚实之间,作为地名,"三峡"属实,但此时诗人尚未抵达。它又是在想像之中。由于第三句承转得妙,第四句便成了顺水之舟,并把一系列普通地名赋予浓郁的诗情画意。变成了诗中的佳境。全篇说来亦巧亦壮,不愧为古今绝唱。

思君不见下渝州的君是什么意思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十三年以前,是李白即将出蜀时所作。他把峨眉山月作为歌咏对象,通过咏月来表示对蜀地的依恋。虽连用五个地名入诗,但并不呆板,仍给人一种流畅之感。可见李白诗思之随机触发,天才流溢。《唐诗笺注》:"'君'指月。月在峨眉,影入江流,因月色而发清溪,及向三峡,忽又不见月,而舟已直下渝州矣。诗自神韵清绝。"

对“思君不见”的“君”字,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说法是实有其人,是指李白在即将离开家乡时亲友。那么,这句的意思是说,这次出游时,很想再见一见蜀中的亲友,但是却未能如愿,最终只好带着遗憾离开了。

另一种解释是指“月亮”,意思是说在由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的漫长江行途中,江月作伴,如见故人。我以为。还是后者较为空灵更有味道。你看,在全诗中除“峨眉山月”外,几乎没有景物描写,除“思君不见”外,也不见言情,但我们读到“思君不见下渝州”时,已觉纸短情长情无限了,究其奥妙,就是因上有“峨眉山月”、下有“影入平羌”这一无处不在上下相伴的明月形象,融入了诗人因即将远离家乡的那份对亲情,对友情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可及的无法割舍的情怀之中了。

关于“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渔舟的意思是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发表评论

聚鼎号京ICP备160226888号-1 备案号:川ICP备160226888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