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文章正文

为什么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

新闻 2025年10月12日 22:45 7 阮希振

网上有关“为什么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为什么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因为水浒教人造反,三国教人谋略。

1.“少不看水浒”,《水浒传》这本书讲的是108好汉黑暗的社会现实所迫,逼上梁山的故事,年轻人缺少人生阅历,思想相对单纯,很难看到表象背后百转千回的人际关系,尔虞我诈的算计。人性是多面的,如果陪皇帝踢球的是宋江,谁又能保证他不是另一个高俅呢?

如果没有走投无路,大部分的好汉一定还是愿做良民,绝对不会选择上梁山。《水浒传》可以说写尽了人性的丑恶与复杂,是解读人的最佳范本。

但是,年轻人只看到了“仗义”与“热血”,路见不平一声吼,却无法理解成人世界的险恶。他们相信“兄弟义气”、“两肋插刀”才是绝对真理,更深层次的东西,却很难领悟。

其次,年轻人血气方刚,容易冲动,看到书中打打杀杀,除暴安良的故事,不自觉就会模仿。轻则打架斗殴、惹是生非,重则有样学样、生出反骨,造成了很大的社会不安定隐患。

而年纪大了之后,看水浒的故事就不仅仅是打打杀杀那么简单,反而因为一辈子的见识可以洞悉里面人物的善恶美丑,不仅如此年纪大了之后看水浒,虽然腿脚不灵活了,但是却依然能回忆起年轻时的血气方刚。

2.《三国演义》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各种权谋算计,阴谋诡计,本来就城府很深的老年人,读后更是工于心计,老奸巨猾。但是人上了年纪,往往更追求返璞归真,他们不再需要浮世的功名,只希望生活能够简单些。

扩展资料:

全句为“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是金圣叹先生说的。

金圣叹:(1608年4月17日—1661年8月7日),名采,字若采。一说原姓张。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自称泐庵法师。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

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及杜甫诸家唐诗都有评点。

他乩降才女叶小鸾,写下动人篇章,成为江南士人佳话,亦为曹雪芹构思和创作《红楼梦》的素材之一。金圣叹提高通俗文学的地位,提出“六才子书”之说,使小说戏曲与传统经传诗歌并驾齐驱,受推崇为中国白话文学运动的先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百度百科—金圣叹

“男不读三国,女不看水浒” 和"老不看三国,少不读水浒"其实是同一问题。

金圣叹先生曾经说过,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为什么呢?因为水浒教人造反,三国教人谋略。”也因为水浒里多打打杀杀,意气用事,怕年轻人学坏,三国多杜撰,读过正史的人觉得夸张太过。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EQ比较高,明明是个无赖,却有关羽和张飞愿舍命追随,三顾茅庐就收买了诸葛孔明的一生,致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近几年,所谓“大话”、“厚黑”和“无赖”的哲学文字比较普及,其实,这正说明了一种现象,那就是——竞争的本质就是寻求差异性,你和人家一样,怎么分出胜负?高手过招,差别就在于那么一点点速度和技巧上的差异。

历史上很多人评述汉高祖刘邦是个无赖,可是人家属于帝王级,“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自古以来,有武将足以保命,而有谋士才得以发展。”吴载灯说,“刘备在没有诸葛孔明的时候,和两个结拜兄弟到处投靠,四处为家,一直都无法建立自己的基业,关羽和张飞都是乱军阵中取上将首级的人,足以让刘备不死,但是也没发展,所以,在企业内部一定要文武兼有。”

吴载灯的讲述只是列举了《三国演义》中的小片断,《三国演义》的故事还有很多,看来我真的要回去好好重温。

关于“为什么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发表评论

聚鼎号京ICP备160226888号-1 备案号:川ICP备160226888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