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文章正文

亚马逊的Zoox展示了它的第一个自主机器人

游戏 2025年10月13日 22:20 9 绮琴

网上有关“亚马逊的Zoox展示了它的第一个自主机器人”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亚马逊的Zoox展示了它的第一个自主机器人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撰文?/?朱琳

编辑?/?钱亚光

设计?/?杜凯

来源?/?Forbes,作者:Alan?Ohnsman

自动驾驶技术初创公司Zoox在过去两年中经历了一场管理层大改组,并出人意料地卖给了亚马逊。但随着收购的完成,这家神秘的硅谷公司准备公布它的电动机器人出租车和更新计划——这还不包括转向自动送货,尽管它的所有者是一家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零售巨头。?

“最终,我们可能会推出其他产品,但对亚马逊来说,这显然是一个增长机会。我们的使命是绝对完整的,这包括地面机器人出租车、运送乘客、叫车。”首席执行官艾莎·埃文斯(Aicha?Evans)告诉福布斯。?

“下个月,你将看到真正的交通工具。你会看到它能够表现娴熟地进行自动驾驶。我们将向大家展示Zoox要做什么,以及我们是怎么做的。”?

她没有提供具体日期。?

Zoox首席执行官艾莎·埃文斯?

它专门建造的“双向”车型具有四轮转向能力,没有加速器、刹车踏板或方向盘,是专门用来在城市中运送乘客的,首先从旧金山和拉斯维加斯开始。?

这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福斯特城的公司所制造原型车的过去图像,揭示了更多的骨骼金属框架、车轮和紧凑的座位,是一款形似货车的创造性车型。它的设计和特点仍然是个谜。?

该公司的概念车与通用汽车支持的Cruise公司的电动自动驾驶Origin面包车类似,但更小,计划运载一到两名乘客(尽管最大载客量为四名乘客)。?

由澳大利亚设计师兼企业家蒂姆·肯特利-克雷(Tim?Kentley-Klay)设计的Zoox,与Alphabet旗下的Waymo和通用旗下的Cruise等重量级公司相比,是自动驾驶汽车领域一个特立独行的进入者。

Zoox联合创始人蒂姆·肯特利-克雷(左)和杰西·利维森?

2014年,在肯特利-克雷对机器人驾驶的科幻构想的指导下,他与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家杰西·莱文森(Jesse?Levinson)共同创建了这家公司,承诺Zoox将自行打造一款具有独特功能和乘客设施的定制机器人出租车。?

该公司最初几年筹集了近10亿美元资金,但2018年,首席执行官肯特利-克雷意外被解雇,接替他的是英特尔前高管埃文斯。埃文斯是塞内加尔人,是无人驾驶汽车公司唯一的女性掌门人。?

今年新冠疫情爆发后不久,有报道称Zoox公司正在寻找买家。亚马逊最终提出了约13亿美元的收购要约。

该交易已于8月初完成,虽然联合创始人莱文森仍担任首席技术官,但肯特利-克雷和Zoox最初的董事会成员都与该公司没有关系。亚马逊庞大业务的最新加入,使其在机器人驾驶业务上与Waymo展开了针锋相对的竞争。?

“亚马逊对进入一个新市场感到非常兴奋。这就是他们收购Zoox的原因。”莱文森说。“我们讨论了各种可能性,这项技术可以应用到他们已经在做的事情上,希望有一天能实现。但他们在整个过程中对我们明确表示,对全世界来说,让人们在城市中移动的机会价值数万亿美元。”?

与Waymo不同的是,Zoox和Cruise优先考虑拥有一支专门为机器人出租车设计的车队。但是,Cruise可以依靠通用汽车来供应其车队,Waymo从汽车合作伙伴那里购买了数千辆汽车,并为其车队进行了改装,而Zoox则将汽车生产留在公司内部。?

据莱文森说,Zoox已经在加州弗里蒙特准备了一个专门的生产设施,这里是特斯拉庞大的电动汽车组装工厂的所在地,该工厂每年将能够生产“数万辆”特斯拉车队。这将是可能的,因为它的设计易于组装。?

“我们有一个庞大的全球一级供应链来制造汽车零部件。我知道我把它想得太简单化了,就像一个巨大的乐高——一个重达数吨的乐高。”埃文斯说。“你有驱动单元,你有车身,你有座位、轮子,所有这些都一起组成一个个巨大组件。然后我们把它们拉上网格,汽车就出现了。”?

Zoox无人驾驶汽车原型车,VH4(左)和VH5?

Zoox的生产计划与电动卡车制造商Rivian完全不同。亚马逊也投资了Rivian的生产计划,并向其订购了送货车辆。?

“我们是完全不同的两家公司,我们正在追求完全不同的市场。”莱文森说,“他们专注于电动卡车,人类驾驶的卡车。他们将来会有自动驾驶的功能,但他们生产的汽车是卖给个人和企业的。我们进入了机器人出租车市场。”?

尽管肯特利-克雷的Zoox准备在2020年底之前在旧金山启动首批商业车队的计划没有实现,但该公司已获得在加利福尼亚州和内华达州运营完全无人驾驶车辆的许可,而无需人类后备驾驶员,并且可能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在两个地点开始创收的试点计划。Zoox除了其改装过的丰田跨界车在旧金山测试车队之外,还在拉斯维加斯进行测试。

在外界看来,该公司的发展速度似乎在2019年和202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有所放缓。不过,由于摆脱了所有初创公司都要面对的无止境的融资压力,而且有一位财力雄厚的老板,埃文斯和莱文森表示,他们愿意耐心等待,2021年对Zoox来说将是重要的一年。考虑到今年新冠疫情减缓了Waymo和Cruise的公共乘车计划,这些比Zoox规模更大、资金更充足的竞争对手在明年的优势可能会有所减弱。?

埃文斯说:“复原力是最重要的。”尽管担心疫情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她也记得她的导师、英特尔联合创始人安迪·格鲁夫(Andy?Grove)给她的指导:“在危机中,糟糕的公司会倒闭,好的公司会幸存,而伟大的公司会变得更强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腾讯的出行梦想

今年 5 月,估值超过 32 亿美元的硅谷自动驾驶企业?Zoox?被曝正寻求买家,潜在买方名单中包括了全球第一大电商企业亚马逊。

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双方正在进行深入谈判,目前仍未有最新进展公布。

这不是亚马逊和自动驾驶企业第一次同框,此前它已经投资了同在硅谷的自动驾驶公司 Aurora。

不只是自动驾驶,亚马逊还罕见地在去年 2 月以领投方的身份投资了美国的造车新势力 Rivian。

为何电商巨头亚马逊对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如此热衷?这背后到底有何种考量?

历时 25 年,杰夫·贝索斯将亚马逊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网上书店打造成了全球第一大电商企业,目前其总市值为?1.23 万亿美元,仅次于苹果和微软。

这样一家庞大的电商企业,每天要应对的是全球数亿用户的购买需求。

为提升竞争力,保证体验,亚马逊的货品配送周期被控制在 2-3 天左右,特别是针对会员用户,力求做到次日达。

因为这些严苛标准存在,打造一套完善的物流体系是亚马逊的命脉。

亚马逊很早就开始建立自有的物流体系。

外媒 Wired 在 2019 年 6 月刊发的一则报道指出,亚马逊已拥有?40 架飞机、30000 辆货车用于空运以及城内配送。

另外,在仓储物流环节,亚马逊在其运营中心里总共部署了超过?20 万个用于搬运货架、装载托盘和分拣包裹的仓储机器人和 AGV 小车。

整个 2019 年,亚马逊在全球范围内投递了超过?30 亿个包裹,其中一半订单由亚马逊自建的物流体系完成,其他则由外部物流合作伙伴承接。

如此大规模的配送需求,给亚马逊带来巨额的仓储物流费用。

以 2020 年第一季度为例,亚马逊在该项支出上花掉了约?115 亿美元,占据一季度营业成本的 26% 以上。

对于亚马逊来说,提升配送效率,缩减物流成本成为了未来技术革新的重中之重。

在过去的几年间,亚马逊一直在通过自主研发和外部收购、投资的方式来推进这一技术革新进程,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

可以肯定的是,亚马逊的自有物流体系未来将发生两大重要转换:无人化和电动化。

物流体系向无人化的转换很好理解:亚马逊拥有的庞大规模的配送车队,车队需要配备大量的司机以及投递员。

未来如果能够利用智能化的手段替代部分的司机及投递员,亚马逊的物流费用将显著降低。

而在电动化层面,目前亚马逊的配送车队主要都是燃油车型,比如在 2018 年一口气采购了 2 万辆奔驰 V 系列厢式车,这些车辆的燃油、保养以及运营管理等费用相对高昂。

若车队实现纯电转换,其运营成本也将降低一个数量级。

围绕着无人化和电动化,这些年亚马逊针对物流体系的革新都做了哪些尝试?

故事要从 2016 年讲起。

2016 年,全球范围兴起了开发无人驾驶技术的热潮,亚马逊也在内部成立了一个前瞻性的无人驾驶技术研发团队。

2017 年 4 月时,华人街日报刊文曝光了这一团队,当时的报道显示该团队由 10 几名员工组成,计划开发无人驾驶的叉车和卡车,来运输货物。

同年,亚马逊低调收购了一家研发无人配送小车的创业公司?Dispatch,以 Dispatch 团队为基础,亚马逊在西雅图建立了专门的硬件和软件实验室来开发无人配送技术。

在这一时期,国内的京东、阿里菜鸟也都开始了无人配送车辆的研发工作,可见电商巨头们的技术嗅觉都非常敏锐。

经过一年多的研发和产品化,2019 年 1 月,亚马逊自研的无人配送小车 Amazon Scout 正式亮相。

Scout 大小与一个 26 寸的行李箱接近,有 6 个电机驱动的轮子,车身周围配备了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等件,可以对行进线路上的障碍物进行识别和避让。

为了安全考虑,这款配送小车的行进速度接近成年人的步行速度。

先期,这些车辆在亚马逊位于西雅图的总部附近的街道上进行测试。

在测试前,开发人员会利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以及摄像头等传感器对运行区域进行环境建模。

环境模型建立后,再与 Scout 的路径规划算法相匹配,车辆就可以进行模拟配送,训练成熟后再投入了实际道路测试。

在西雅图进行了数千次实际服务之后,亚马逊 Scout 配送车的测试在 2019 年 8 月被进一步扩大到加州尔湾市。

Scout 会在周一至周五的白天运行,尔湾市的亚马逊客户在网站下单后,可以选择普通人工派送或者是 Scout 送货。

在整个测试运营过程中,Scout 会有人类监督员陪同。

囿于法律法规以及产品的成熟度等多重原因,Amazon Scout 目前还没有迎来大规模商业化落地。

不过在此次新冠疫情期间,国内外的许多无人配送产品都走上了抗疫前线。

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亚马逊这样的电商巨头支持下,Scout 在末端配送市场上能够跑出健康的商业模式。

亚马逊物流体系的无人化革新,末端配送只是其布局的一小部分。城市配送和长途货运的市场规模更为庞大。

2019 年 1 月,美国网友在 10 号州际公路上发现了一辆车头带有?Embark?标识,车厢印有亚马逊 Prime 标识的货运车辆,这一车辆后来被证实是两家联合开发的自动驾驶卡车,Embark 主要负责自动驾驶系统开发。

1 个月后,亚马逊又参与了硅谷自动驾驶公司?Aurora?Innovation?5.3 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因为 Aurora 的明星团队以及这笔投资金额巨大,这一投资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

无论是干线物流还是城内配送,自动驾驶技术对于亚马逊都有足够吸引力。

正如亚马逊在投后声明里表述的,「无论是在物流中心还是在道路上,自动化技术都有可能帮助我们员工和合作伙伴的工作更安全、效率更高。我们为这些可能性感到兴奋。」

从 Aurora 的角度,有了亚马逊背书,其自动驾驶技术在物流领域的落地也有了更多保证。

刚刚投完 Aurora 没多久,业内又传闻亚马逊要收购中国自动驾驶卡车公司图森未来。

但后来的事实是,图森未来接受了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 UPS 的投资。

传闻虽未成真,但亚马逊收购图森未来本身是存在合理性的,毕竟在无人货运业务的契合度上,二者可以说是非常「登对」。

亚马逊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野心并未就此停下。

今年 5 月,硅谷另一家自动驾驶明星创企?Zoox?被曝正在寻求出售,在潜在买家名单上,亚马逊赫然在列。

根据相关知情人士的表述,Zoox 的出售价格会低于其最近一轮融资后的 32 亿美元估值。

这不是一笔小钱,但对于全球市值第三大、电商领域第一大公司亚马逊来说,买下 Zoox 没什么压力,亚马逊需要考虑的是 Zoox 的价值是否能够和自身业务发展相匹配。

如前文所述,亚马逊自建的物流配送体系中包含大规模的城内配送车队,这些车辆绝大多数都是燃油车型,比如奔驰的 V 系列厢式车。

电动化浪潮下,这些配送车的变革,也将大幅降低亚马逊车队的运营成本。

在这条赛道上,亚马逊在 2019 年 2 月领投了美国造车新势力?Rivian?总额为 7 亿美元的一轮融资,而后又参与了另一轮 13 亿美元的融资。

Rivian 曾在 2018 年 11 月的洛杉矶车展上推出了两款纯电车型:R1T 皮卡和?R1S SUV。

这家公司被视为特斯拉的有力竞争者,其计划在 2021 年交付电动皮卡车型。

亚马逊投资 Rivian 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未来要采用 Rivian 的车型组建物流配送车队。已经确定的信息是亚马逊将向 Rivian 采购 10 万辆电动货车,当然,作为股东,亚马逊应该会拿到不错的报价。

今年 4 月,Rivian 对外透露将为亚马逊专门设计和制造一款全新的电动厢式车用于物流配送,亚马逊的 10 万台采购单应该就包含这款厢式车。

不过,亚马逊要用上这款电动车型,还需等待一段时间。

在这之前,亚马逊已经于今年 1 月向德国邮政旗下的电动车企业?StreetScooter?订购了 40 辆电动货车,这些车辆将在慕尼黑运行。

为此,StreetScooter 还在慕尼黑郊外的亚马逊配送中心安装了 60 个充电站。

2018 年,StreetScooter 联合福特推出了电动货车 StreetScooter Work XL,已经实现量产。

这款车的设计是基于福特的全顺大型货车,并配备了由 StreetScooter 设计的动力传动系统和车身。

针对未来物流配送体系的革新,亚马逊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业务就是无人机送货,该业务是亚马逊空中配送体系?Prime Air?的组成部分。

2013 年 12 月,亚马逊正式推出无人机配送计划,与地面配送系统进行配合。

由于美国政策限制,该计划进展缓慢。随后,亚马逊转战国外,于 2016 年 12 月在英国完成无人机商业测试。

亚马逊最新的一代 Prime Air 无人机配备了 6 个螺旋桨,还搭载了热像仪、摄像头和声纳以调整飞行轨迹,这款全电动无人机可以飞行 15 英里,并在 30 分钟内为客户送达 5 磅以下的包裹。目前,这一服务还未大规模铺开。

如果要总结亚马逊在物流配送领域的发展方向,那就是「地面+空中配送的无人化和电动化」。

而这个愿景的实现,将仰赖于亚马逊的自主研发以及一系列被投公司的技术进展。

从这个角度看,在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领域,亚马逊将很有可能各收购一家创新企业。

在更大的出行领域,亚马逊也有很多收购/投资操作以及相关技术储备。

这些收购/投资的企业包含了 3D 地图制作服务商、快递配送服务商、货运平台等等,杰夫·贝索斯的个人投资公司 Bezos Expeditions 早期还投资了 Uber 3700 万美元。

针对于车载智能化这个领域,亚马逊依托自主开发的智能语音助手 Alexa 已经与包括福特、奥迪、宝马、大众和通用在内的大量车企建立起合作。

借助?Alexa Auto,消费者不仅能够远程启动车辆、检查燃油和胎压,还可在驾驶的同时传达语音指令,实现流媒体播放、天气查询、代办事项提醒等车内功能,甚至可以远程控制家用智能设备。

「将 Alexa 嵌入所有汽车」是 Alexa Auto 的战略目标,而以语音交互则是其进军汽车行业的战略基点。

2019 年 7 月,路透社在一篇报道中对亚马逊在 2016 年 12 月至 2019 年 5 月期间获得的 5000 多项专利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至少有 210 项专利涵盖了从无人机到自动驾驶车辆和运输等相关的主题。

这比谷歌和苹果的同类专利还要多。

未来,这些专利怎么用,自主权完全掌握在亚马逊的手中。

作为世界首富和全球最大电商公司的掌舵人,贝索斯在交通出行领域到底会下出怎样一盘棋,值得期待。

眼下,对自家物流配送体系的完善和更新,是亚马逊这个庞大商业体接下来的重中之重。

如果自动化与电动化革新顺利完成,这家电商巨头将从中获取巨大的收益。

反过来,这样一家万亿美元的公司,创造出来的商业机会,也将让未来诸多在自动化和电动化领域的创新企业获益。

同理,在中国,阿里、京东这样的电商巨头,也在物流配送的自动化领域进行着广泛布局,这样的产业变革也将创造无穷的商业机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亚马逊子公司Zoox再下一城,取得加州第四张无人驾驶测试许可

未来的智慧出行产业,蕴含着十万亿级别的商业机会。

这个产业中的车联网、自动驾驶、智慧交通等领域,已经成为了诸多互联网与科技公司争夺的焦点。

在国内,百度有?Apollo?开放平台;阿里有实现无人物流的野心;华为不造车,但想再造一个?ICT?领域的「博世」。

而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腾讯在智慧出行产业也不会缺席。

一、

2018?年?10?月,20?岁的腾讯进行了其成立以来第三次重大的组织架构调整,将原有七大事业群整编成六大事业群:

撤销了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社交网络事业群(SNG);网络媒体事业群(OMG);并将其业务分拆进调整后的各大事业群内;另外新增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和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

在此基础上,腾讯内部还组建起技术委员会,加大对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以及前沿基础科学的研究。

组织架构调整背后,折射的是其「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战略。

新增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被寄予厚望,因为这个事业群将是腾讯拥抱产业互联网最核心的武器。

为此,腾讯派出了得力干将、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担任?CSIG?总裁。

CSIG?整合了包括腾讯云、腾讯地图、智慧零售、安全产品等在内的业务线。

在新成立的?CSIG?事业群里,腾讯新建了一条针对汽车出行产业的重要业务线——腾讯智慧出行。

这个业务线的领头人是腾讯公司副总裁钟翔平,他被称为是腾讯内部最优秀的三个产品经理,另两位是微信的张小龙和打造「王者荣耀」的姚晓光。

组织架构调整后不久,当年?11?月,腾讯在南京召开了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在这次大会上,腾讯的智慧出行战略首次曝光,同时腾讯自动驾驶作为独立品牌进行了首次亮相。

当时,腾讯智慧出行确立了「四横两纵一中台」的业务矩阵:

「四横」指的是四大重点业务,包括车联网、自动驾驶、位置服务以及乘车码;「两纵」是指腾讯的海量内容平台和安全保障系统;「一中台」则是将腾讯?AI?和腾讯云作为中台,为业务矩阵提供底层保障,帮助车企建立自己的车联网云平台和超级大脑。

各个业务板块中,车联网的负责人是钟学丹,自动驾驶的负责人是苏奎峰,地图负责人是谢建家,以及位置服务的负责人是牟蕾。

二、

其实,在腾讯整体确立智慧出行战略之前,这家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已经通过投资的方式深入到造车、自动驾驶和高精地图等领域。

虽然并非所有领域都自己亲力亲为,但腾讯在汽车出行产业绝非「门外汉」。

2014?年的时候,李斌创办蔚来汽车,马化腾与京东的刘强东、小米的雷军等人一起成为蔚来汽车的联合发起人。

随后,在蔚来上市之前与之后的的数轮融资中,腾讯不断加注。

如今的蔚来已经走过坎坷,交付超过?4?万辆车,而腾讯则是蔚来的第二大股东,持有蔚来?15.1%?的股票。

在地图领域,腾讯在?2014?年以?11.73?亿人民币入股四维图新,拿到了?11.3%?的股权。

四维图新之后成为了腾讯地图的基础,其中四维图新提供地图基础数据,腾讯提供上层面向用户的服务。

今天的四维图新和腾讯都进行高精地图的研发,二者在该领域应该也保持着底层数据的合作。

2016?年,腾讯还出手投资了硅谷的自动驾驶公司?Zoox,金额约为?1?亿美元。Zoox?在上个月刚刚被亚马逊收购,整体收购金额大致在?12?亿美元。

与投资?Zoox?同年,腾讯内部成立了自动驾驶实验室,并开始在高精地图、环境感知、融合定位、决策控制等领域进行研发。这也是现在腾讯自动驾驶业务的基础。

四维图新和?Zoox?的投资案,背后的一位重要推动者就是时任腾讯?LBS?业务副总裁的马喆人,马喆人同时也是腾讯自动驾驶团队的发起人之一。

2017?年,马喆人出任?G7?总裁,此后又创办嬴彻科技。嬴彻科技,相当于货运版的?Zoox。

同样在?2017?年,腾讯斥巨资收购了特斯拉?5%?的股权,这起交易涉及金额达到了?17.8?亿美金,腾讯总计收购了特斯拉约?816.75?万股,成为特斯拉的第五大股东。

后来特斯拉将腾讯地图集成在了其车型上。不过今年年初,特斯拉在车机导航上放弃了腾讯地图,转向使用百度地图。

除了地图方面的合作,特斯拉和腾讯没有太多业务交集,不过如今特斯拉的股价飙升至?1300?多美元,投资特斯拉让腾讯赚了个盆满钵满(据说腾讯的持股成本在?220?美元左右)。

腾讯过往针对出行产业的投资还有很多,比如滴滴已经是网约车领域的超级玩家;腾讯扶持的摩拜单车,在共享单车赛道大热时,也是其中的佼佼者,虽然摩拜后来被美团收购,但美团同样是腾讯投资的企业。

腾讯要做拥抱产业互联网的急先锋。在汽车出行领域,其野心也在不断膨胀,投资之外,其已经亲身下到赛道中。

确立智慧出行战略、推动车联网产品上车、大力投入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等等,这一切都表明,腾讯不是那个「没有梦想的腾讯」。

至少在智慧出行领域,腾讯有自己的大梦想。

这个「大梦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腾讯的车联网和自动驾驶业务。

三、

腾讯做车联网,要追溯到?2015?年。

当年?9?月,腾讯车联开放平台举办了一场产品品鉴会,这是当时腾讯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旗下的车联网产品的首次公开亮相。

这场品鉴会上,腾讯车联开放平台发布了三大产品体系:车联?ROM、车联?App?和「我的车/MyCar」服务。

车联?ROM?可以理解成一个基于安卓定制的车机系统。

车联?App?则主要针对尚未联网的车机,用户下载手机端的?App?后,通过?USB/WiFi?就可以将手机和车机进行互联。

这样一来,实时更新的腾讯地图、娱乐信息和社交内容就可以通过手机显示到车载屏幕上。

MyCar?支持用户在微信/手机?QQ?端添加自己的车辆为好友,并且实现一些简单的功能。包括提醒车主车辆的状态,如大灯尚未熄灭、手刹未拉、所在位置等等。

2015?年?9?月上市的奔驰?GLE?SUV?车型是首款搭载腾讯?MyCar?服务的车型。

两年后,在车联?ROM?的基础上,腾讯在?2017?年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推出了车联「AI?in?Car」系统。

当年,广汽、长安、吉利、比亚迪以及东风柳汽五家汽车厂商成为?AI?in?Car?生态的首批合作车企。

腾讯发布「AI?in?Car」系统半年之后,该系统就实现了量产上市,首款尝鲜的车型是广汽传祺?GS4。

而在?2018?年?11?月的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AI?in?Car」得到进一步更新,正式升级为?TAI?1.0(Tencent?Auto?Intelligence?1.0)汽车智能系统。

在「AI?in?Car」的基础上,腾讯?TAI?1.0?推出了多模人机交互、场景化地图、车载小程序和语音收发微信四大产品能力。

2019?年?5?月,腾讯在其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首次提出了「生态车联网」的概念,并将车联网系统升级为?TAI?2.0。

此次升级,系统中集成了场景引擎,场景引擎基于超级?ID、AI、大数据和?LBS?能力,实现用户兴趣、车端场景和服务应用的匹配,通过场景感知进行个性化服务的主动推送。

其次,腾讯车联提供超级?ID?与微信支付能力,超级?ID?打通手机-车机-智能设备等多个终端,实现服务的「全时在线」。

这可以理解为腾讯利用生态在车端提供场景服务的核心。

此外,系统还推出了一套跨?OS?的、云端轻量化的开发者应用框架——腾讯小场景。

这一次升级中,还有一个在车联网领域举足轻重的产品——车载微信也被集成到系统之中。

不过当时车载版微信还没有定型,直到?2019?年?8?月的重庆智博会上,车载版微信才进行了首次亮相。

后续,很多车型都已经集成车载微信,包括长安?CS75?Plus、广汽第二代传祺?GS4、理想?ONE、长安?UNI-T?以及?2020?版哈弗?F5?等。

2020?年,腾讯智慧出行在?1?月份的?CES?上和?6?月份的新品发布会上分两次发布了?TAI?3.0?系统。

TAI?3.0?包含两大车载?App——腾讯随行、腾讯爱趣听,以及上面提到的云端轻量化的生态开放平台「腾讯小场景」。

TAI?3.0?据称能为车上生态带来?300?万量级服务应用扩展空间。

在上车速度方面,腾讯官方称?TAI?3.0?系统能够适应不同车机系统和硬件平台,对于通过系统和硬件依赖性评估的车辆,2?个月就能实现快速上车。

新款的长城哈弗?F7?已经确认将首发搭载?TAI?3.0?系统。

从车联?ROM?到「AI?in?Car」再到?TAI,腾讯在车联网服务的内容多样性和体验的完整性上不断提升。

5?年时间里,腾讯先后与?29?家车企展开了合作。

根据官方数据,其落地量产车型超过?110?款。其中既有自主品牌的长安、广汽、长城、吉利等;也有国际车企如BBA、通用等。

今年,腾讯又和中国一汽、本田等车企达成了合作。

四、

在车联网业务之外,腾讯智慧出行的另外一大重要业务就是自动驾驶(TAD)。

腾讯的自动驾驶,并没有像百度?Apollo?或者阿里布局无人物流那样的野心庞大。

腾讯自动驾驶总经理苏奎峰曾经表示,他们「并非想成为一个颠覆者,而是做一个行业的助力者——成为技术落地的工具箱和加速器」。

早在?2016?年下半年,腾讯就成立了自动驾驶实验室,并开始在高精度地图、环境感知、融合定位、决策控制等领域进行研发。

腾讯自动驾驶实验室囊括了高精地图、融合定位、仿真平台、系统与架构、数据平台、核心算法等?6?大部门。

在?2019?年,其整体规模已经超过?200?人。

过去几年,腾讯还将这块业务从「自动驾驶实验室」调整为「业务中心」。苏奎峰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讲到:这个变化意味着腾讯自动驾驶希望更贴近产业。

从平台策略出发腾讯自动驾驶,目前最核心的成果就是集研发、测试以及验证于一身的三大平台:开发云平台、虚拟仿真平台,以及高精度地图平台。

自动驾驶云平台(TAD?Cloud)将基于云端存储空间与计算资源支撑,构建了数据采集、样本标注、算法训练评测、云端仿真、实车反馈闭环全流程云服务,提供自动驾驶全链路云服务和开发平台。

模拟仿真平台(TAD?Sim)是采用各种场景来进行、模型在环、软件在环、硬件在环和车在环的全链条自动驾驶测试。

现阶段,很多主流的自动驾驶仿真系统都是根据游戏引擎开发的,而长于游戏开发和运营的腾讯,也将其在游戏上的积累应用在了仿真平台?TAD?Sim?上。

今年?6?月,腾讯发布?TAD?Sim?2.0,其场景库有超过?1000?种场景类型,基于?Agent?AI?技术,借助腾讯云并行加速加持,可以泛化生成万倍以上规模的丰富场景,具备每日?1000?万公里以上的测试能力。

目前,腾讯自动驾驶仿真业务由孙驰天负责。

业务上,宝马也已经与腾讯就仿真模拟测试开展合作。

高级别自动驾驶离不开高精地图的支持。

腾讯拥有导航电子地图甲级测绘资质,在?2014?年便开展了高精度地图研究工作,其目前已完成了全国高速及快速路高精度地图数据采集。

腾讯的高精地图部门隶属于自动驾驶业务中心,但同时也要用到腾讯地图本身的数据和服务。所以这是一个跨部门的业务。

腾讯高精地图负责人为谷小丰。据知情人士透露,腾讯的高精地图部门即将划入腾讯地图,谷小丰将向苏奎峰和地图部门负责人双线汇报。

这三大平台在具体运作上,研发人员会利用云平台的数据进行算法训练、算法评测,再进行规模化的场景生成和仿真测试,利用数据来驱动自动驾驶技术快速的迭代和演进。

苏奎峰认为,这三大平台将形成「三剑合璧」的效果。

「不做硬件不造车」是腾讯自动驾驶的边界。

现在的腾讯自动驾驶,集成了算法、模拟仿真、高精地图等核心技术,专注于为车企提供平台和工具链。

五、

2018?年?5?月,一篇题为《腾讯没有梦想》的文章引爆网络,文章中一个重要的观点是腾讯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在「投行思维」中,仅通过投资去扶持每个赛道的领先者,顺便从中获取不菲的投资收益;但这个过程放弃了对于核心技术的探索,丧失了对技术驱动的狂热追求。

这一点,从腾讯早年对汽车出行领域的投资布局来看确实不假。

但在?2018?年的组织架构调整之后,在智慧出行领域,腾讯开始加大技术投入。

未来出行产业的庞大市场正在成型。在这样一个重要的产业领域,腾讯已经在投入大量的资金、资源,展开核心技术的探索,打造开放平台,为汽车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技术驱动。

这是腾讯在智慧出行领域重拾梦想的开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今年被亚马逊收购的自动化汽车技术初创公司Zoox,已经获得加州监管机构颁发的许可证,可以在公共道路上测试无人驾驶汽车。加州机动车辆部是该州管理自动车辆测试的机构,已经为圣马刁县福斯特市的指定部分颁发了许可证。

早在2016年,Zoox就获得了测试带有安全驾驶员的自动车辆的许可。这张新的许可证允许该公司在其福斯特市总部附近的指定街道上测试两辆没有司机驾驶的自动车辆。这两辆车可以在一般的天气条件下运行,包括小雨或大雾,限速不超过45英里/小时(72公里/小时)的街道上运行。

Zoox在2018年年底获得了另一张许可证,可以在公共道路上用其自动车辆运送人员。这些乘车许可证属于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的管辖范围,并有其他各种要求和规则。该许可证允许Zoox参与该州的自主车辆客运服务试点,但不允许公司对乘车收费。

Zoox的目标是建造专用电动车开发、测试和验证自动驾驶技术,并运营一支robotaxi车队。亚马逊表示,Zoox仍将是独立的公司。

虽然总共60家公司拥有许可证,可以在有安全驾驶员的条件下测试自主车辆,但获得无人驾驶车辆许可的情况远没有那么普遍。只有AutoX、Nuro和Waymo持有这种无人驾驶许可证。获得这些无人驾驶许可的公司必须提供保险证明或相当于500万美元的保证金,并遵守其他一些规则,例如对远程操作员进行技术培训。

Zoox还一直在拉斯维加斯测试技术,这是它的另一个目标市场。Zoox在2019年初获得了内华达州机动车管理局的许可,可以在州道路上自主驾驶。这家初创公司去年在大拉斯维加斯地区绘制和试驾新路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关于“亚马逊的Zoox展示了它的第一个自主机器人”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发表评论

聚鼎号京ICP备160226888号-1 备案号:川ICP备160226888号 Z-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201825640